英国:用大法破常人的科学观念的体悟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在最近的一次活动中,有个常人对我们说:他以前曾看过《转法轮》,但觉得里面迷信的东西他不能接受,因此没炼。这是一个被现代科学的观念障碍住的人,我估计他并没有静静地把这本书读完。

今天看《转法轮》,读到“采气”这一节,在这一节中,师父有这样一段论述:“举个例子:美国有个人专门搞电子研究,教人使用测谎仪。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将测谎仪的两极接在了一株牛舌兰花上,然后往花的根部浇水,之后他发现测谎仪的电子笔急速地画出一种曲线来。这种曲线正好和人的大脑在极短时间内产生一种兴奋、高兴时的曲线相同。他当时吃了一惊,植物怎么有感情呢!他几乎想上大街上喊:植物是有感情的。由于受这件事情的启发,紧接着他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做了许许多多的实验。

有一次,他将两棵植物摆在一起,叫他的学生当着另一棵植物的面把这棵植物给践踏、踩死了。然后把另一棵植物搬到房间里,接上测谎仪,叫他五个学生从外面轮番地走进来。前四个学生进来了,没有反应。等到第五个学生、践踏植物的学生一进来,还没有走到跟前,电子笔马上急速地画出一种曲线来,人在害怕时才能画出的这种曲线。他很吃惊!这件事情说明了很大的一个问题:我们历来认为人是高级生命,人有感官功能,能够识别,有大脑,可以分析。植物怎么会识别呢,这不有感官了吗?过去谁要说植物有感官,有思维,有感情,能认识人,那人家就说是迷信了。还不止这些,某些方面似乎超出我们今天的人。

有一天他把测谎仪接到一棵植物上,然后他想:搞个什么试验呢?我拿火烧掉它的叶子,看看有什么反应。他就这样一想,还没等烧呢,那电子笔就急速地画出一种曲线,就是人在喊救命时才能画出的一种曲线来。这种超感功能,过去叫他心通,是人的潜能、本能,可是今天的人类都在退化,你还得重新修炼,返本归真,返回你的先天本性,你才能具备。可是它却具备了,你想什么它知道,听起来很玄,可是它却是实实在在的科学试验。他搞了各种试验,还有远距离遥控功能。他的论文发表出来以后,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各个国家的植物学家都在开展这方面研究,我们国家也在搞,这已经不是什么迷信的东西。我那天讲这样一句话,我们人类今天所发生的、所发明的、所发现的那些东西足以改变我们今天的教科书。可是却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不愿承认它,也没有人系统地去整理这些东西。 ”

看着看着,我忽然悟到,如果我们当时能够把师父的这段法背给他,不是最好的回答吗,我们可以说,关于你这个问题,我们师父曾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这是多么的天衣无缝,由此突然想到,师父用口语的形式写了《转法轮》这部书,对我们引用师父的原话洪法,讲真相是多么的适合和方便,师父为我们,为众生考虑得太周到了,真是洪大的慈悲。

这段话适用于解答常人各种被现代科学的观念禁锢住而产生的问题,不管问题的形式是多么的千变万化,根本的问题都是因为“他的标准就是科学还没有认识到的或者他自己没有接触到的,他认为不可能存在的,他就认为都是迷信,都是唯心的。”都要用法来破这层壳。这也是师父在教我们破常人被现代科学的观念所禁锢的壳的方法。

顺便提一下,在清华大学部分学者所写的《科学新时代:从远古走来,向为了奔去》一文中,对师父提到的这部分内容有更为详细的记录和补充,在我们讲真相时也可能会用得着:

“1966年美国测谎仪专家克里夫・巴克斯特(CleveBackster)把测谎仪的两个电极连接到一株牛舌兰的叶子上,在他往牛舌兰的根部浇水后,他奇怪地发现测谎仪电流计的波形记录仪的记录笔画出了类似人在高兴时的感情冲动的曲线。当他心想用火烧一下牛舌兰的叶子是什么反应,还没等他行动,记录笔瞬间画出了类似人在恐惧时的曲线。

后来巴克斯特和他的同事们对25种不同的植物,包括莴苣、葱、橘子、香蕉等,进行了类似试验,所得的结果相同。过去我们一向认为植物没有意识,它们怎么会有思维、有感情呢?

巴克斯特还对人体的体细胞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人的体细胞不仅会随人的感情变化做出反应,而且在离开主体之后仍然会有反应。在一次实验中,他在圣地亚哥从同事BrianO'Leary身上取了一些白细胞,然后让O'Leary从圣地亚哥飞到亚利桑那州的费尼克斯,O'Leary把所有惹他生气的事都记下来了,还记下了每件事发生的时间。事实表明,尽管体细胞和主体有距离,但仍保持着呼应。来自费尼克斯的信号很强,距离并没有影响体细胞对主体的情况做出反应。用铅或其他材料阻挡那个信号,但根本挡不住。个体细胞是怎么知道人体整体的信息的呢 ?”

个人在一定层次中的体悟,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