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
李耳(生卒时间不详),字伯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后人尊称为老子。
老子的一生从正史上简单的概括就是,当先是当周朝的图书管理员,后来孔子曾三次问礼于老子,最后在函谷关老子写出《道德经》(又叫《老子》)后带着徒弟骑青牛西去。
后世的人们从《道德经》中得到各种启示,有的用来修炼,有的用来治国,有的用来当作为人的准则等等不一而足。而且被外国人喜欢,翻译成多少种文字,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一朵奇葩。
看老子的一生,应该站在传道者的角度,那很多看《道德经》所产生的困惑也就很容易揭开了。
我总觉得后世的人们把老子当成一位哲学家,这是对老子的误读甚至亵渎。因为《道德经》的精髓之一,就是不要把世间一切看重。那对于一个悟道者,说的更明白点就是一位已经洞彻天地人生的觉悟者所说的当成人中的知识来研究,并成为一种学问,这本身就是对老子的亵渎和歪曲。
人,在这个迷的空间中总把人中的一切看重,而老子却主张“愚民”,这样人们才会安乐的生活。这里主要就说说老子的“愚民”问题。
从古到今,很多人都说老子的思想有其好的一面,也有其局限性的一面,为统治阶级提供了“愚民”思想。
其实这种说法看的是表面与社会表象。而没有站在老子写《道德经》的目地和意义的基点上看问题。
首先说老子所处的时代:当时是周朝已经处于衰微时期,民间的各种思想混杂,经历了夏商周三个朝代文化的奠定,中国人的思想已经初具规模。此时逐渐出现各种思想流派,目地是神看哪种思想更适合于中国社会发展,同时也是展现不同层次生命的造化。(因为一个人不可能头脑一热就提出个什么思想,都是有更高级生命安排和控制的)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老子出现了。正如法轮功创始人说的:“所以在每次人类出现文明,人类出现文化的时候就出现大觉者,不同史前时期都出现过大觉者。本次文明出现了象耶稣、释迦牟尼、老子来告诉人们。在不同时期出现的文明地区有不同的觉者负责教给人们如何返本归真,使能得道者圆满,使常人如何重德,要求人类道德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上,使人的思想不容易败坏。”(《转法轮(卷二)》“人类的堕落与觉者的出现”)并明确的说:“老子讲的是修炼的方法”(《转法轮》(卷二)“不修道已在道中”)。
明确了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向以后我们就看来看看老子的所谓“愚民”思想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就列举《道德经》原文来说明这个问题: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第六十五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八十章)
从表面的文字中看老子这三段文字是在说治国,其实质是从治国中要看穿世间的所谓知识、智慧包括贤德等看起来美好与珍贵的东西,都容易勾起人的欲望,都容易让人们忘记人的本来。
道家讲究的是“返本归真”,也就说人真正的快乐与永恒来源于对世间一切的淡漠与对造就天地万物之“道”的正悟。而在人中所形成的一切,人无论其自己觉得怎样,其实与那“道”相比什么都算不上。表面上是“愚”其民,其实是让人们在无欲无求中体会构成天地万物的“道”的奥妙与永恒。回归自己那纯真的本性,从而真正的达到永恒、快乐,那才是一个生命的最终归宿。说白了就是:放下人中所有执著,而最终成“道”,彻底的脱离人间,从而纵横于那苍宇人间,逍遥在茫茫九天之上。
人间的一切对于修行人来说,其实是反理。人想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发展与完善。而修行人要达到的是修的无漏,没有一点执著人间的思想。
而且人看待一种学说是否有進步意义时,总是觉得是否对自己得到人中的好处或者对社会有无现实的利益。正因为如此,才大大局限了人的思维,使之产生对得道者的误解甚至亵渎。
要正本清源,首先要转变的就是观念,正如《转法轮》-<论语>中所说:“如果开辟这一领域,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常人的观念,否则,宇宙的真相永远是人类的神话,常人永远在自己愚见所划的框框里爬行。”
很多修行的人都觉得老子的《道德经》写的含而不露,悟性差一点的觉得入坠云雾之中。正如一位朋友在谈到这个问题时说的那样:“中国--东土有宇宙大法洪传,他是为了这宇宙大法的洪传作铺垫,他的“道”,他的“理”,他的思想精华,他有意留下的那种让后世人争论不休、可望不可及的奥秘都是在为大法洪传这一天铺路,让所有生命与生俱来的追寻在这时有了一个完满的结局和答案。至此,《老子》划下了漂亮的句号,历史落下了它的这部份的帷幕。我深信任何一个大法修炼者读《老子》不再是惚兮恍兮不知所云,而是“一览众山小”,清清楚楚知道他在说什么,他为什么要那样说。”(引自:《老子》与“道”(一))
因为其它方面朋友们都论述的很深刻,我就不重复了。
这正是:
五千真言传世间
万众研修云雾边
误解亵渎常相伴
大法破迷展真颜
* *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