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我与一位同修上网给明慧发文章,当时已接近中午,早饭还没吃。就在这时,在家的一位同修打来电话让我们去他家吃午饭,他做了一些好吃的,同时还说有事情要商量。我听了正合心意,因为也正好有事情要跟他讲。我就对上网的同修说,我们早点把文章发了,去××家,他做了好吃的呢。正在准备上网的同修一听,马上直了直腰,我感觉到同修心里也很高兴。谁知不多久,就听同修懊恼的说了一句:唉呀。我赶紧问怎么回事儿?同修说忘了用破网软件,直接进入明慧同修的信箱,而且还上明慧网下载了明慧文章。我的心一沉,因为我们用的是室内座机电话线,任何一次疏忽,都可能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
我马上就悟到了刚才的心、念不正,才出了这么大的漏。因为长期流离失所,在生活上很简朴,生活也没有什么规律,常常是饥一顿饱一顿,但潜在的对吃的欲望还是满强烈的。正好有大法的事情去同修家商量这是事实,但引起自己一种很快乐的心情还是同修说的那顿“美味”,我认识到欢喜心加上对吃的欲望的执著,还有也很希望去同修家感受那种“家”的气氛的情趣,因为流离失所几年了,从来没回过家,有时到了在家同修家,似乎也能短暂的享受到那种久别的家的氛围。
我在为自己仅仅因为听到有好吃的饭菜就引发了这么多的执著,可能给大法的工作造成损失而痛心,我也看到了自己,虽然人流离失所了,但对于几十年来人中安逸舒适、按部就班的生活形成的观念及“美好的向往”,还是有一种潜在的留恋。
这时,就听同修说了一句:发正念,让邪恶发现不了。我听出了同修话中的无奈和自我安慰。我想,我与同修是一个整体,出了漏,是我们两个组合的整体有漏了,也就是说,我们两个都在其中,都有执著而导致的。如果我们一个粒子纯,场正,那么邪恶也无漏可钻。一个修炼人找自己的问题是无条件的,但与之相关的人组合成的整体的升华也是破除邪恶迫害破坏的关键。师尊《在2003年亚特兰大法会上的讲法》说:“思考中用人的观念还是用修炼者的正念,做出的事情结果是不一样的。”
“在魔难面前如何做,都得自己去悟。每次的提高就是自己证悟的果位在升华。”(《路》)我就对同修谈了我刚才的体悟,我觉得正念不是一句空话,口号,也不是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有时,用人心理解的“正念”,其实埋藏着求安逸,怕麻烦,不愿意找自己,不能按修炼人的标准要求自己等诸多的人心。同修听了我的认识觉得很好。他说同修做了好吃的也很勾他的心,再加上早饭没吃,有些饿了,就不自觉的被吃的欲望带动了。
我们都各自找了自己执著,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觉得那种纯净的场对我们真是一次净化。最后同修不放心的问,要不要把网线停一段时间?我想是没有必要的,我的认识是,如果我们正念、不抱有任何有求之心的查找了自已的有漏,一定会像师父说的:“了却人心恶自败”(《洪 吟(二)·别哀》)。
我们听师父的话,在破除邪恶面前,不可用人心对待、无可奈何或是用大法的神力为借口自我安慰;但我们真正以一个修炼人的心态,在事情面前看自己的问题的时候,那么我们就会像师父说的 “如果谁能做到,我说在这条路上,在修炼的这条路上,在你生命的永远,都没有什么能挡住你” 《法轮佛法(在新加坡法会上讲法)》;“真正的能够做得好的,它们真的不敢动的,否定旧势力的安排,正念很足,它们是动不了的。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哪,不管怎样迫害,如果大法弟子心很正,正念很足,能够清醒,冷静认识一切,就会避免很多损失。”(《在2003年亚特兰大法会上的讲法》)
在修炼的路上,在每遇到一件需要自己正悟的事情的时候,还存在着一个正信──对师对法的正信。师父在《转法轮》中教导我们“我们真正指的悟,就是我们在炼功过程中师父讲的法,道家师父讲的道,在修炼过程中自己遇到的磨难,能不能悟到自己是个修炼人,能不能理解,能不能接受,在修炼过程中能不能遵照这个法去做。”
师父在《2004年芝加哥法会讲法》中讲:“不是在它们造成的魔难中去修炼,是在不承认它们中走好自己的路,连消除它们本身的魔难表现也不承认。”我悟到,这个法理中,在具体的证实法、破除邪恶的过程中,会体现出我们对师父的一种正信,如果按师父的话去做了,还心存疑惑,放不下那颗心,不能正行,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在这个时候,再采用人中的方式去处理解决问题,其实又是一种对法对师不坚信的心态。
很多时候,在人中,由于对所谓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企盼,就会形成一个观念,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喜欢“大团圆”。把这种思维进行了演绎,到了修炼中,不自觉的掺入进了对师父讲法的理解的偏移。有时看同修的交流文章或正法故事,如果看到一篇没有结果的正法故事,内心深处往往会有一丝淡淡的遗憾,就其根底,还是人的对美好结局的有求之心在起作用。
如果这样的观念不去,就会阻碍我们对师对法,对自己在大法中修炼出的正念的坚信。还是陷在了一种“眼见为实”的观念里。
正念走好每一步。面对旧势力的安排的邪恶环境,师父讲:“是在不承认它们中走好自己的路,连消除它们本身的魔难表现也不承认。”
* *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