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喜雨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没有雨,庄稼就无法生长。所以雨常常牵动那些仁者的心。

唐朝人杜甫,经历“安史之乱”,孩子也饿死了两个,最后逃难成都。一个春夜,外面下起了细雨,杜甫推门来看:天上乌云密布,地上漆黑一片,只有江船上的渔火露出亮光一点。于是欣然捉笔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宋朝人苏轼到凤翔府的第二年,开始修建官舍,并想在边上建一个亭子。这一年春雨不足,百姓非常忧虑。一直到了三月丁卯,终于下起了大雨,三天后才停。官吏、商贾和农人都唱歌作喜,恰好这时,亭子也落成了,于是叫它“喜雨亭”。

元朝天历二年,关中大旱,朝廷特命张养浩陕西行台中丞。张养浩散尽家中所有后登车赴任,道经华山,在岳祠祷雨,养浩哭拜不能起,天忽然阴暗起来,下了两天雨。及任后,养浩又在社坛祈雨,这时大雨如注,下雨达三尺。禾黍生,秦人喜。

(出自《唐诗三百首》《东坡全集》和《元史》)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