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因为一项工作进行中对一个同修产生了误解,因而引发了许多想法,诸如这个同修在维持自己作为“智者”的形象,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修炼人,他在大家面前掩盖自己的缺点等等。
当时自己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尽管想不出有什么不对,但是为怕伤害这位同修,所以就没有对这位同修直接提意见,而是请教了另外一位同修。她建议我应该对同修负责,帮她把缺点指出来,然而这是要建立在向内找自己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的基础上的。我当时快速的找了一下自己:没有错。便决定要写一篇心得来“帮助”那位同修。
然而在打腹稿时,我发现我老是在挑别人的错,根本没有向内找嘛。这是怎么回事?再仔细一想,我吓了一跳,我终于看到自己对这位同修不满的根本原因。
我在生活中认识的每一个人,尤其是现在我的每一位同修,在第一次见面时,我就本能的看到对方的缺点。以前有不少同修说:“小吴象一把刀。”“小吴是修道家的。”“真是比针还尖哪。”我也为此苦恼:为什么我就是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呢?这样我怎么协调项目呢?我怎么能“善用”同修的长处呢?一方面是出于对协调项目的关心,更多的是把自己放在其他同修之上的心。当我一见面看到了一个同修的弱点时,我就已经把同修在自己的坐标系中定位,并且觉得自己有了安全感。因为感到一切都在我掌握之中。如果有一个同修,我看不到她的弱点,或是看到了,但是不知道可以“考验”或“控制”或“影响”她的方法,我就有极强的不安全感。而被我抱怨成“不是有血有肉的修炼人”的这位,恰恰是这样一个同修。
写到这里,我相信我的根深蒂固的妒嫉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因为妒嫉,自己产生了许多对同修的这样那样的观念。目的只有一个:我厉害,我强,我有优越感。这些观念严重的障碍了我和其他同修的配合以及我对大法的领悟。举两个例子:有一次法会,第一个发言的是一位当时我很不以为然的同修,结果法会后我对别的同修抱怨说整个法会质量是“历届最差”。这次一位同修的发言,即使在她念到要跟师父走到最后一步时,我都觉得刺耳。我问自己怎么啦?原来是我和她合作虽然不多,但她以前的给别人的电子邮件被另外一位同修抄送给我。我因为这些电子邮件已经给她在我心中定了位。观念障碍得我什么都听不进去。
最近因为几篇媒体刊登的文章,同修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我发现我对别人的强烈的“向内找”的要求。本来还以为自己满宽容的,觉得恶意的媒体报道不是被采访的同修当事人的错,不是谁的错,我们要修炼,而不是挑错。可是当看到当事人的“向内找”不符合自己的观念时,不善的心态就暴露了出来:“岂有此理,没有怪你们就不错了,你们竟然不向内找!”
当其他同修们诚恳的说出自己证悟的理时,我体会到大法的洪大包容和善,自己厚厚的一层壳融化了,心里无比轻松,我不象以前那么自命不凡了。我发现现在自己对于同修的信任来自对大法的信,而不是象以前那样对自己的观念的信任,也不是因为某位同修在我的坐标系中定位高。“比学比修”是在同修的言行的启发下,找自己与法的要求的差距,而不是用法甚至自己的观念找同修的不是。
在想好写这篇文章时,我昨晚突然决定不写了。归根结底,我不想曝光我的妒嫉。为什么不愿意曝光?因为我还抱着执著舍不得完全不放。想到这里,我在公司用午休时间把以上的体会写下。开始写的时候,因为最近悟到的比较零碎,不知如何开始,怎么行文。可是当念一定后,文章从笔尖流出,不假思索!我知道这不是我的力量。我其实什么都没有。这让我想到师父的新诗:
“意不坚 关似山 咋出凡。”(《断》)
“弟子正念足 师有回天力”(《师徒恩》)
谢谢师父!谢谢同修。
* *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