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内找与从正面看问题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一次,与一个同修交流。该同修道出自己还有种种执著,自己哪些方面做的差,说自己状态如何不好,修得没有信心。他一脸沮丧与无奈,情绪低落。这位同修此种状态已不是第一次了。每次和他交流时,他都在说这些话,都是在说自己修得如何不好。甚至还有几次都提到“修不下去了”。而我看得到,这位同修精进心很足,也做很多正法工作,而且多数工作都做得非常好。可他看起来却修得很苦。

静下心来帮助同修分析,发现这位同修每次和大家交流、向内找时,都处于极端的自责与自我批评当中。也没听他谈过自己什么地方或哪件事做的好。这让我想起,我曾经也有过同样的问题:很多时候,在向内找的过程中,走入了误区,使向内找变成了从负的一面看问题。

如:轻视自己的优点与进步,只看到自己不好的一面;看到自己的执著心与哪件没做好的工作,不是抓紧时间修好、重新做好,而是陷入悲观与自责中;因为发现自己某方面有不足或某件事没做好而轻易认为自己“修的不好”。又如:看不到同修的优点,只看到同修的缺点与执著,自己心里很不舒服,甚至长期对同修有固定的偏见,而不是相信。其实,同修是修炼人,在不断地提高中,终会做好。

遇事向内找与习惯性地看事物负面是完全不同的。

向内找不是一味地看自己的缺点和做的种种不好。能看到自己在对法的实践中修出的优点和做的好的地方,从而保持住并进一步提高,这也是在向内找,同时也在增强我们修炼的信心。一个修炼中的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如果习惯性地去看不好的一面,完全看不到好的一面,那精进的信心就会受挫。邪恶也可能总给你安排和演化不好的一面,给你看,让你越修越没信心,从而毁掉你。习惯性地从负面看问题,也会使我们总看到同修的缺点与执著,而看不到他们的优点。

向内找也不是盲目的批评自己,而是为了找出不足,从而提高上来,做得更好。过度的自我批评、说自己如何如何不好,也许会让心得到短暂的宽慰,但另一面,却会打击修炼者的正信与自信。太过自责的人往往也容易指责别人。

我们在修炼中,凡事应从正面看问题,积极、理性地向内找。

当我们发现自己哪方面的执著时,不是一件好事吗?看不到自己的执著还提高不上去呢。《转法轮》里提到,一个人说他自己“脾气不好”。光在那发愁和责备自己脾气不好是没用的。师父说:“脾气不好就改嘛。”发现了自己的执著,那我们就加强学法,注意修心,高高兴兴地去掉执著。

当看到同修的执著与缺点时,我们的心态也应该是积极、正面的。看到了问题,我们就善意地告诉同修,帮他提高上来。就算他不接受或暂时认识不到,我们也应该正念相信,同修在不断的学法、修心中,很快会做好,很快会提高上来。相信同修也是对法正信的一方面体现。

当我们哪件事没做好时,那以后就注意不犯同样的错误。而且很多事情我们完全可以再做一遍,重新做好。一次,我因为自己的签证出了问题,去向大学学生处的一个工作人员寻求帮助,借机讲真象。去了之后,由于有求于她,心态不稳,说话有些语无伦次,该讲的重点也没有讲到,回来后很沮丧。几天后,我想再去一次,于是去掉不好意思的心与怕她会太忙的顾虑,又去了一次。第二次讲的就好一些,传递的信息也更多。但回来后,还是觉得讲得不够充分,不清楚。问题出在哪呢?向内找,清醒地分析,原来这两次讲得不好,是因为不知不觉中好像在为自己的签证在讲真象。我觉得应该再去一次。但前两次,把有求于她这个理由已经用完了,不知道该用什么理由再去找她。而且,她还有耐心跟我谈第三次吗?我提醒自己不要想太多,就是要去给她讲真象。于是随便找了一个理由,我又去了第三次。这次不带个人目的,而且事先准备充分。我把同修被迫害的图片翻给她看,一句一句耐心地跟她讲,整个谈话内容与时间我在把握。这次讲得很透,效果非常好,她也没有丝毫的不耐烦,而是很高兴。我也很高兴。

师父说:“没做好不要紧的,那就下次把它做好,找找原因在哪里。你们在修炼中有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什么事没做好,完了事之后在那儿光顾后悔,不知道重新再做。你后悔多了又是在执著。做错了,看哪里错了,知道了,下次做好它,重新做。跌个跟头老在那儿趴着,(众笑)不起来不行。。”(《二零零三年元宵节讲法》)

当什么事情没做好时,我们没有必要把时间浪费在自责上,应该赶快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我们可以尝试重来一次。又没做好,那就再来一次,怎么可能总做不好呢。这个过程中我们就是在修炼,心性就在提高。而且很多时候我们都有一个体会,就是我们重新要去做好一件事时,发现那些人、那个环境好像都在等着我们提高、重新做好、给他们机会。

我想,修炼人遇到任何事,都应该从正面看问题、解决问题。

个人体会,有层次局限,如有不当与错误,请同修指正、批评。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