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
一、“光靠勇力,不讲仁义,会失败的!”
春秋时期,齐国有位大臣,名叫晏婴(?――前500年),人们尊称他为晏子。
有一天,晏子听说齐庄公,在花园里与妃子们下棋,就去求见庄公。庄公见来了一位棋坛高手,就撇下妃子,请晏子与他对弈。两人你来我往地下得正欢。
晏子身任齐国相国,这次来见庄公,是带着任务来的。国君急于要他下棋,他只得按下话头不提,在棋盘上猛打猛冲起来,不一会功夫,就吃了庄公不少棋子。庄公沉着应战,慢慢地转败为胜,赢了晏子一局。
庄公一向知道晏子棋艺高超,今天为什么失败得如此之快呢?就问晏子道:“相国文韬武略,满腹才学,帮助寡人治理国家,都驾轻就熟,为什么这局棋,下得如此糟糕呢?”
“臣有勇无谋,输给国君是情理中的事。”晏子用手指着棋盘说,“下棋是这样,管理国家大事,也是这样,臣已经很难胜任相国的重任了。”
庄公吃了一惊,晏子自从担任相国以来,协助自己把齐国管理得井然有序,是一位很有名望的重臣。今天为什么说出这样泄气的话来呢?猛然间,庄公觉得这是晏子在委婉地批评自己:偏爱勇力,而不重视仁义的做法。脸上微微泛红。
应该说,这位国君还有一些自知之明。这些年来,由于庄公偏护那些勇武有力的人,使武夫们滋长骄傲情绪,傲视百官,欺压百姓,闹得京城鸡飞狗叫,人仰马翻。一些有见识、有作为的文臣,得不到重用,官风民风,越来越坏。不少大臣曾劝说过庄公,但他怎么也听不进去。今天,晏子的一句话,倒使庄公警觉起来,他很想听听晏子对重用武夫的看法,于是,坦率地问道:“请相国实话告诉我,古时候有没有哪一个国君,单单依靠勇力,能够安邦治国的呢?”
晏子回答说:“夏朝末年,有大力士推侈、大戏(两个人名);殷朝末年,有勇士弗仲、恶束,这些人都能日行千里、力擒虎豹,可他们却无力挽回夏桀、殷纣的灭亡。夏、商的覆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光靠勇力,而不讲仁义,没有一个不失败的!”
庄公仔细体会晏子说的话,认为他说得很对,就恭恭敬敬地站起来,感谢晏子的中肯批评,表示以后一定要重视仁义。
两人又重新下起棋来。这次晏子,不再是猛打硬冲,而是精心布局,进退有致,庄公很快就抵挡不住,而节节后退。“同样一个晏子,为什么两局棋的下法,完全不一样呢?”庄公心里思忖着,猛然间,他终于悟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晏子用下棋,来教育自己改正错误。
庄公今天在棋盘上的收获,还真多呀!
二、晏婴谏景公罢宴
大夫(官职名)弦章,走进王宫,就被浓烈的酒气,呛得透不过气来。他稳了稳神,才看见齐景公正在一边喝酒,一边观看宫女们跳舞,就大踏步地向景公走去。
“弦章,你来得正是时候,寡人喝得高兴,你陪我痛饮三杯!”景公喷着酒腥气,一把拉住弦章,就命一位宫女,向他满满地倒了两杯酒。
弦章哪里是来喝酒的?他听说景公沉迷酒色,在宫中一连喝了七天七夜,把厨师、宫女们,都累得东倒西歪了。这样下去,齐国不是要毁于景公之手吗?弦章既不去接酒杯,也不答谢,却直愣愣地站在景公面前,心情沉重地说:“国君,酒能伤人,也会废政。为了齐国大业,国君应该停止宴舞,从此把酒戒掉吧!”
景公碰了个软钉子,很不高兴,冷冷地说:“眼下国泰民安,喝几杯酒,又会怎么样呢?”
弦章是个直性子人,听了景公的话,忍不住怒火冲天,大叫大嚷起来:“国君如果不听劝告,继续沉溺酒色,那么,您就下道命令,杀死我吧!”
景公正要斥责弦章放肆,晏子走进宫来。景公要他出出主意,如何惩治这个敢于当面顶撞国君的人。
“恭喜恭喜,”晏子笑容满面地对弦章说道,当时就把景公和弦章两人,都弄糊涂了,“你遇上国君这样贤明的人,能够倾听臣子的意见,真是幸福。如果你遇上了夏桀和殷纣那样的昏君,恐怕早就身首异处了,所以今天我要恭贺你呀!”
这一席话,表面上是说给弦章听的,可是,景公听了,却坐不住了。他为了掩饰自已的窘态,哈哈大笑起来:“晏相国说得对!我应该听取你和弦章大夫的劝告,下决心戒酒。”
晏子感到现在是到了直截了当说话的时候了,于是诚恳地说道:“国君这样做,正符合我的心意。古人说过,饮酒只是为了沟通感情,贪杯就要误事,因此,不论男女,饮酒不能超过五巡,否则就要受惩罚。那时,实行这样的礼法,在外就没有聚众闹事的,在内就没有胡作非为的,国家因此就太平了。如今,国君喝酒没有节制,竟然一口气,喝了七天七夜。这样,在你身边的大臣,跟着你狂欢滥饮,在外面的大臣,心灰意懒,不问国家大事。如此下去,我们齐国,怎么会强大起来呢?”
晏子的这一番话,打动了景公的心,景公立即传下命令,撤掉宴席,让妃子和宫女们,各自回去休息,并向弦章道歉。
自此以后,景公节制了饮酒。每日兢兢业业地处理朝政,大臣们看到景公又振作起来,一个个都尽心为国家出力,老百姓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三、晏婴一日三谏君
有一天,齐景公和群臣,来到公阜这块地方游玩。早上,宽阔的大地一片生机,绿的庄稼,红的鲜花,相映生辉。鸟儿唱着歌,蜂蝶跳着舞。景公感叹地说:“如果我能长生不老,天天荡漾在这山水之中,那该多好啊!”
齐景公身边的晏子,听到这话,觉得国君如果去追求长生之术,必然淡于治国之道,而不求进取,于是接过景公的话头说:“生和死是不能改变的自然规律,再说人人都长生的话,那也未必是好事。”
“那又为什么呢?”景公不解地追问。
“这道理很简单,如果齐国的开国君主太公和丁公,活到现在,他们一定还是一国之主。那么,桓公、文公、武公就只能当他们的助手,而你也只能头戴竹笠,手拿锄头,终日在田里劳动,怎么还能率领群臣到处玩乐呢?”
晏子的话,扫了景公的游兴,于是,景公扭过脸去,不理睬他。
到了中午,远处出现了一辆六匹马拉的大车,烟尘滚滚而来。景公得意地对晏子说:“这是梁丘据,接我来了,你看他驾驶的马车,奔得多快!朝中文武,只有他最了解我的脾气了。”
晏子却不满地说:“梁丘据这个人,称不上好的臣子。古人说过,作为一个忠实的臣子,不应该事事附和国君,因为国君认为是对的,并不一定都对。国君认为不对的,也不一定都不对。这个梁丘据,对国君最会察颜观色,拍马奉承,不论对错,一味迎合,你听了也许心顺气平;可是对国家长远利益,又有什么好处呢?”
景公很不高兴,转身拂袖而去。
夜色降临,星光灿烂。这时,一颗流星从头顶疾驰而过。景公面如土色,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忙请主管祀祷的官员,设香案祷告,保佑齐国君臣的平安。晏子赶去劝阻,对景公说:“流星有什么可怕呢?它只扫除邪恶的事情,国君如果没有做这种丑事,何必提心吊胆的呢?要是做了这类事,让流星扫掉,不是很好吗?”
景公气得脸色铁青,说不出一句话来。
可是晏子言犹未尽,批评的份量,也越来越重:“现在我担忧的倒不是流星的出现,而是国君贪恋酒色,亲近小人,喜听谗言,疏远贤臣。这样长期下去,灾难必然降临到我们齐国,国君的这些过失,靠祈祷是帮不了忙的!”
齐景公再也没有游览的兴致了,立即下令驾车回宫。这天夜里,这位齐国至高无上的人,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准备寻找机会,整整这位相国的气焰。然而当他细细品味晏子三次批评自己的话时,觉得每句话都有道理,终予钦佩起这位相国对自己的忠心来。
晏子去世后,景公在吊唁时,痛哭流涕地说:“那天,相国在公阜,三次我指出过错,这样忠心耿耿的贤臣,我现在到哪里去找啊? ”
正是:
智者不惑,
仁者不私,
勇者不惧:
晏子兼备。
万古流芳,
华夏永纪!
(事据《晏子春秋》《通鉴记事本末》)
* *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