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悠悠: 裴怀古捍卫法律,死不足惜(共三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一、唐太宗合情合理,维护法律

唐太宗贞观三年(纪元629年)时,濮州(今山东鄄城及河南濮阳南部地区)刺史庞相寿,因犯贪污罪被革职。他想:自己早在唐太宗没当皇帝时,就是他的老部下,现在,自己犯了法,去求一下皇帝,大概总会得到宽恕吧。于是,就给唐太宗上书,请求免罪。

唐太宗李世民看了庞相寿的上书,也很可怜自己的老部下,想让他官复原职。

谏议大夫(负责向皇帝提意见的高级官吏)魏征,得知此事后,就去找唐太宗,劝谏道:“您过去的老部下很多,如果都象这样宽赦的话,他们就都有可能,凭借与您的旧情,横行无忌,不顾国法。这样,国家的法制就不能维护,老百姓就难免受他们的祸害。”

唐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接受了魏征的意见。他找来庞相寿,对他说:“过去,我是一府之主,现在是天下之君,我要求大臣们,都必须严格依法办事,自己怎么能违反法律呢?”说完,送给了他一些礼物,就让他回去了。知道这件事的人们,都说:“唐太宗做得合情合理,维护了法律。”

(出自《资治通鉴•唐纪九》)

二、仁杰抗旨,名入青史

唐朝高宗时,权善才(人名)担任将军中郎将,掌管皇族警卫。有一个守卫皇陵的骑士,犯了法,权善才准备严惩。那个骑士请求面见高宗,告发权善才等人,砍伐皇陵的柏树,犯了“大不敬”罪。高宗听后,泪流满面,下令立即将权善才处死。

但当时任大理寺丞(司法官)的狄仁杰,却认为:按照法令,只能给以免去其官职的处罚。高宗大怒,催促赶快行刑。

狄仁杰进谏说:“法是陛下所立,我严格遵守。为什么仅仅因为几棵小树,而杀戮大臣?我不能执行您的指示。”

高宗哭着说:“权善才竟敢砍我父亲陵墓上的柏树,把我置于不孝子孙的地位。我知道你是好法官,但这次一定要杀他。”

狄仁杰再三劝告,皇帝的侍从,几次示意让他出去,他坚决不走,并引证许多前人依法办事的例子说:“人人都说违背皇帝的旨意,是很难的,我以为并不层然。因为如果皇帝是桀纣一样的昏君,要这样做当然很难;可是如果皇帝是尧舜一样的英明君主,就不难了。今天我能在英明的君主下面为臣,当然不担心无辜被杀。如果陛下不听我的劝告,我死了之后,如何去见秉公办事的前代贤臣呢?”

高宗说:“权善才的罪行,虽按法律不该处死,但我把他恨透了,一定要在法外杀他!”

狄仁杰说:“陛下制定法律,什么罪,判什么刑,等级分明,合情合理。怎么能够:罪不应死,而一定要处死?法律如果可以任意篡改,老百姓将遵循什么去办事?如果您一定要改变法律规定,那么就请由今天开始,改写法律。”

这时,高宗才渐渐明白过来,冷静下来,然后诚恳的说:“你能如此依法办事,我就有了可以放心的法官了!”并下令史官:让他把此事写入史书。

(出自《唐书•狄仁杰列传》)

三、裴怀古捍卫法律,死不足惜

唐朝武则天执政时,恒州(今山西大同)鹿泉寺,有个和尚名叫净满,行为端正,品德高尚,受到人们的尊敬。

有几个和尚,对净满深为嫉妒,便私下画了一幅画,画面上有个女人,居于高楼之上。净满在下,持弓箭向她射去。并把这画,藏在经匣里面。

然后,那几个和尚,让净满的徒弟,到朝廷去告发。武则天听后大怒,命御史裴怀古,去审判,并立即处决。裴怀古详细查证,搞清了全案始末,便释放净满,而逮捕了诬告的和尚,上报朝廷。

武则天听完报告,声色俱厉地斥责裴怀古宽纵罪犯。裴怀古傲然不屈。

李昭德在旁边说:“裴怀古办案粗糙马虎,请您让他重新审判。”

裴怀古厉声说道:“法律不应对人有厚有薄,天下人应一视同仁,为什么一定要让我秉承一个人的意旨,而杀戮无辜的好人呢?如果净满真有罪行,我能饶过他吗?我坚守法律的公正公平,只求没有冤错。我捍卫法律,死不足惜!”

武则天怒气渐消,终于没有处分裴怀古。朝廷的同僚们,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事据《新唐书•循史列传》)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