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网】
绘图: 曹醉梦 |
第六章 克长安杨侑初为帝 据关中李渊掌大权
大业十三年六月(西元617年),建成、元吉、柴绍一齐来到晋阳。
“奇母必有贵子”,这句话已经在李世民身上得到了验证;“奇母也必有奇女”,则应验在柴绍的夫人李氏身上。李氏在外形上、在才智上、在修养上、在品性上,与母亲窦夫人都极为相似。
柴绍起身赶往晋阳之前,在是否携妻子同行的问题上,陷入了两难之中:一则小夫妻情深意笃,彼此珍爱。二则,李氏是李渊唯一的嫡女,被李渊视为掌上明珠。李氏如有什么不测,自己怎么跟岳父交代啊!携李氏同行,多有不便;把李氏留在长安,又担心爱妻会遭遇不测。李氏何等的聪慧!早看破了夫君的心事,便宽慰柴绍:“夫君不必担心我,你尽管快走!我一个妇人,容易藏身,我也自有办法去应对未来的一切,请夫君尽管放心。”
送走柴绍,李氏就来到鄠县别墅,散尽家财,召募义士,很快就募兵七万,在鄠县举义以回应父亲李渊的晋阳起兵。李氏的举义,牵制了隋军对李渊大军的阻击,给李渊集中兵力迅速南下攻克长安,立下了不世之功。攻城拔县,守关据隘,李氏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夫君及兄弟们。李氏当时被尊称为“李娘子”,她所率领的大军则被称做“娘子军”,今天的“娘子关” 就是她曾经据守过的关隘(原来叫做“苇泽关”)。攻打长安时,李氏与夫君柴绍各置幕府,配合李世民攻城。李渊称帝后,封李氏为平阳公主,所授予的封赐远远多于其他的公主。可惜的是,平阳公主芳龄早逝(死时只有二十多岁),李渊与李世民都伤痛不已。李渊认为女儿虽无将军之封,却有将军之实。无限哀伤中,唐高主李渊以军礼安葬了爱女。
子、婿都已赶到了晋阳,李渊便设立大将军府。裴寂等人推举李渊为大将军,李渊将义军分为左、中、右三军。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李渊世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军大都督,统领左三军;次子李世民为敦煌公,右领军大都督,统领右三军,柴绍为右领军府长史;元吉为姑臧公。
万事俱备,李渊便召集众人商定入关取长安之大事。
大业十三年七月(西元617年),李渊命四子李元吉为太原太守,留守晋阳行宫,后方之事全权交予元吉处理。李渊以尊立代王侑为帝晓谕三军及郡县,帅甲士三万从晋阳出发,一路上旌旗招展,士气高昂,义军浩浩荡荡地向长安挺進。代王侑闻听此讯,以为李渊要杀進长安,连忙派虎牙郎将宋老生帅精兵二万屯驻霍邑;派左武候大将军屈突通帅精兵数万屯驻河东,命二人共同抵御李渊大军。
天公不作美,连天的大雨下个不停,李渊义军无法行進,只好屯驻于距霍邑五十余里处。军中粮草殆尽,又有传言说突厥与刘武周的联军要乘虚攻取晋阳。李渊意欲北还晋阳,便召集众将商议此事。
裴寂等资深派都说:“以眼前形势看,宋老生与屈突通联军占据险要地势,不容易一下子攻取;李密虽答应与我们联手,但其人奸诈,难以相信;突厥贪婪不守信誉,唯利是图,难以倚仗;刘武周又是突厥的帮凶。太原才是我们的大本营,义兵家属又都在太原,我们不如先回太原深根固本,后事伺机再图。”
李世民觉得不妥:“现在田野里禾菽遍布,眼看就要成熟了,还担心军中缺粮吗?况且宋老生浮躁轻敌,一战就可擒获;李密贪恋已取得的粮仓,没有远谋,不足为惧;刘武周与突厥外和内离,刘武周虽然想远拥太原,但更想近取马邑!我们兴的是大义之师,意在拯救苍生,就应当先入咸阳,進驻长安以号令天下。如果遇到小敌就班师,恐怕好不容易招募起来的义军一下子就解体了。退守太原一城之地就是贼寇,不但前功尽弃,恐怕我们的性命都难以保全。”李建成也赞同李世民所言。李渊心想:世民年轻不谙世事,谋虑不周,还是听取老一辈的经验之谈较为安妥,就催促义军立即北还。李世民想要再次劝说父亲,可惜天色已晚,忧心劳顿的李渊已经睡下了,李世民被拦在帐外。
李渊刚刚躺在床上,忽然帐外传来悲痛的哭声。这哭声之悲,使风云随之呜咽;这哭声之痛,令天地为之动容。李渊的心猛然一惊,这不是世民的哭声吗?这孩子因何哭得如此伤心?忙叫人把世民召来询问。李世民悲伤地对父亲说:“我们的义军是为安天下而起,为安天下而发,前進则攻无不克,退还则顷刻解体;义军解散在前,强敌袭击在后,我们李家被满门抄斩、夷灭九族的大难即将临头了,儿岂能不悲!”听完李世民的话,李渊恍然大悟,焦急地说:“这可怎么办?北还的大军已经出发了!”李世民说:“我的右军按兵未动,左军虽然出发了,可能也不会走得太远,我去把他们追回来!”李渊欣慰地笑了,拍了拍世民的肩头:“你真是我的福星啊!你关系着咱们李家的成败存亡。好孩子,就照你说的办。你和建成分头快去追回左军吧!”
李世民和李建成分头追赶左军。夜,黑的伸手不见五指;雨,像天被捅漏了一样倾泻不停;路,久经雨浸,变成了又稀又软的泥巴。心急如焚的李世民迷路了,走着走着,進入了山谷。此时的马已经成了累赘,李世民只好忍痛把马抛在山谷,自己步行追赶左军。终于连夜把左军追了回来。
八月,李渊大军终于盼来了雨霁天晴,太原的粮草也已运到。李渊便帅兵攻打霍邑,霍邑一战而下,李渊斩杀了隋将宋老生,余者概不问罪。
李渊南下的义军军纪严明,一路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义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赈济饥民,爱惜百姓。官吏民众、豪杰流寇,纷纷来归,趋之若鹜。
李世民更是与士卒同甘共苦,每次作战中,他都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行军中,既爱军士,又护黎民。行军路边的瓜果蔬菜,非买不食,秋毫不犯。偶有军士偷窃而食的,李世民都要找到物主予以赔偿;对行窃的军士,也不加责问,军士与民众无不感动。李世民因此威名远振,李世民所到之处,慕名来归者无计其数。
隰城尉房玄龄到渭北军营前来拜谒李世民,李世民与房玄龄一见如故,犹如伯牙遇子期,好比文王得姜尚;房玄龄更视李世民如知己之主,出谋划策,无不殚精竭虑;行为处事,更是倾力而为。每当大战获胜之时,其他将领都在忙着收金取银,谋自家的富贵;独房玄龄悉心为李世民招贤纳才,图万方的安宁。房玄龄对招来的各路贤才尽礼相待,人人愿为世民甘效死力。房玄龄成为李世民得力的主谋之士。
李渊取下霍邑后,挥师围攻河东不下。是久攻河东,还是西取长安?李渊犹豫不决,裴寂与李世民又有了分歧。
裴寂说:“屈突通拥兵众多,河东城防坚固,我军弃河东而攻长安,如果不能攻克长安,我军将腹背受敌。不如先攻下河东,再西進长安。长安倚仗着屈突通为后援,屈突通兵败,长安必破。”
李世民则深谋远虑:“我不这样认为。兵贵神速,我们应该乘着屡战屡胜的士气和军威,抚慰归附的将士,一鼓作气,直取长安,长安的守军必望风丧胆,趁他们还来不及谋划和备战,取长安易如摇落干枯的树叶。如果我军滞留在坚城之下,久攻不得,士气必会受挫,一旦军心涣散,则大事必去。况且关中蜂起之将,尚无归属,也要尽早前去招抚。屈突通孤立无援,不足为虑。”
李渊觉得他们说的都有道理,就留下众将继续围攻河东,自己亲帅建成、世民引大军西進长安。
大业十三年十一月,李渊帅二十万大军攻打长安,竟不费吹灰之力,轻轻松松取下长安。進长安城后,李渊向百姓约法十二条,废黜了隋朝的各项苛政。
進驻京城后,李渊想杀掉与自己有宿怨的马邑郡丞三原李靖。李靖自幼熟读兵书,文武双全,善用奇兵,而且具有先知先觉的超人之力。李靖任马邑郡丞时,发现李渊素有大志,不能久为人臣,就上书杨广,请杨广尽快除掉李渊,以绝后患。李渊因此而怀恨李靖。危难之时,李靖大喊:“唐公您兴的是义师,平的是天下,怎么可以因私怨而杀壮士?”
李世民早闻李靖是位义士,胸藏文韬武略,是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李靖上书杨广,怀的是臣子的忠心,并非为个人所图,李世民因而更加敬重李靖,便倾其全力为李靖求情。最终李渊释放了李靖。李世民把李靖请到自己的幕府,予以重任,尊之为兄。后来,大唐一统,定中原是李世民之功,平江南则是李靖之力。
李靖早年为贫所困。一次,李靖路过华山的一座庙宇,便入庙向神明历诉穷苦,并请神明告知自己将来的官位所至。李靖在神像前伫立良久才转身离去。李靖刚走出庙门一百多步,就听后面有人高声喊道:“李仆射好去。”李靖闻声,回头看了半天,也没见人影。后来李靖在唐太宗年间果然出将入相,做了仆射。
得到李渊攻克长安的消息,代王侑在东宫吓得体如筛糠,侍臣则各自逃散。只有侍读姚思廉相伴左右,寸步不离。李渊的军士要登殿入宫,姚思廉厉声相斥:“唐公举义兵,匡帝室,尔等休得无礼!”众军士听罢都大为惊愕,不敢造次,纷纷退立到庭下。
李渊在大兴殿将年仅十三岁的代王侑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即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江都的杨广为太上皇。隋恭帝授予李渊假黄钺、使持节、大都督内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進封唐王。以武德殿为丞相府,封裴寂为长史,刘文静为司马。
李渊举事,是世民之功;李渊成功,是世民之力。所以,众将都建议立世民为世子,李渊也有此意,世民固辞不受:“自古以来,都以嫡长子为世子。世民身为次子,不能夺兄之位,兄长建成当为世子。”遂封李建成为唐世子;李世民为京兆尹、秦公;李元吉为齐公。
屈突通婴城自守,与刘文静相持一个多月。李渊攻克长安后,屈突通的家属都被李渊俘获。李渊素来钦佩屈突通是忠勇之士,一心想招降屈突通。李渊派屈突通的家童赶往河东前去招降,被屈突通一刀杀死;又派屈突通的儿子去晓谕父亲来归,屈突通指着儿子大骂:“你这个逆子!你来干什么!往日跟你是父子,今天同你是仇敌。”骂完遂命左右放箭射杀儿子。屈突通引兵东去洛阳,想继续力保大隋。然而,将士们都想投明主,弃昏君,纷纷缴械投降。屈突通知道天命难违,只好下马,长跪在地,向东南的江都号哭再拜:“臣不敢负国,臣已力屈智尽,无能为力,天地神祗尽知我心!”军士把屈突通押送到长安,李渊大喜,以礼相待,擢屈突通为兵部尚书,赐爵蒋公,兼任秦公世民元帅府的长史。
李渊晋阳起兵之初,仅有三万将士;攻打长安时,已经拥有二十万大军了。而且一路下来,前来归附的文武之才络绎不绝;加之天时、地利、人和无不相佑。据守长安后,李渊的义军足以与中原群雄分庭抗礼了——
疾风扫阴霾
骤雨除苍苔
漫天乌云散
一轮红日来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隋书》、《隋唐嘉话》、《资治通鉴》、《旧唐书》、《新唐书》)
* * *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