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肃顺广揽人才 重用贤者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肃顺(1816—1861年),爱新觉罗氏,字豫亭,清代满洲镶兰旗人。历任内务府大臣、尚书等职、受咸丰帝信任,以协办大学士名义管理工部、户部政务。咸丰十年,随帝至热河。次年咸丰帝死,受命为辅政大臣,后因反对慈禧太后垂帘听政,被杀。

肃顺在清朝政务中,有一个当时一般昏庸官僚所不及的优点,就是好贤礼士,善于广揽人才。肃顺拔识人才,一反当时清廷上层统治者中重满轻汉的狭隘民族心理,他较早的看到满族入关后,王公贵族及八旗子弟中,很多人因骄奢淫逸、而不学无术的现实,意识到要想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必须進一步打破民族界限,从有胆识、有真才实学的汉族知识分子中,选拔优秀人材,为现实社会服务。因此,他特别注意荐举、提拔“汉员”。

肃顺对汉族官员比较尊重,“一见汉吏,立即改容致敬,或称先生,或称某翁、某老爷”,殷勤备至,优礼有加。作为封建大官僚,肃顺也是纳贿的,而且胃口很大,但“其索贿亦唯满人,若汉员之一丝一粟,不敢受也。”受过肃顺保举、推荐、提拔的,除了有后来成为“中兴名臣”的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外,还有郭嵩焘、王闿运、高心夔、陈孚恩、匡源、焦佑瀛、黄宗汉等人。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为服务清王朝的精英、骨干,为维护社会的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咸丰年间,左宗棠会试入京,上书指陈时事。因多触忌讳而激怒了咸丰帝,咸丰下谕将左宗棠“革举人,命顺天府五城逮捕治罪。”肃顺深知左宗棠是个人才,为保护他,“阴命文襄(即左宗棠)逸(逃走),次晨旨下,而文襄已出国门矣。”

曾国藩在皖南作战初期失败后,朝廷内外交相弹劾,咸丰帝一度也举棋不定,有将曾国藩撤换掉的打算。肃顺出面极力为曾国藩说情。他提出:“胜败兵家之常,临阵易帅,兵法大忌,不如使之带罪立功可也。”由于肃顺的保奏,咸丰帝没有撤换曾国藩,终于成就了曾国藩后来继续效命于国的卓功巨业。

肃顺爱才,遐迩闻名,“邸中客常满”,“一时名士,咸从之
游。”他在咸丰帝面前,一有机会,就高唱“满将帅腐败不可恃,非重用汉臣不可”的论调,借以影响咸丰帝,重用汉族能臣来为社会造福。他的建议,很多都为咸丰帝所采纳。他识才、惜才、举才的做法,在当时确有过人之处。所以当时就有人议论,对清王朝来说:“肃顺有大功于国,实隐成中兴之业!”
(事据《清史稿》)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