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说:土地神夏熙传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濮州人夏熙,父母早亡,依靠舅舅过日子。舅父让他和诸生共同就读于私塾,他生性极为敏慧、机警,读书只要过目就不会忘记。小时,曾经与许多孩儿嬉戏,一起進入土地祠,他就爬上神座高踞其上。有童子说:“你如此举动就是得罪了神,神必定会降罪处罚你的。”熙答:“土地算什么神哪,他敢作威作福?你们咋知道我另日当不成土地?或许职位更大,还在其上呢?”

等到长大,他跟随舅子到京都贸易,适巧朱仙镇的河堤因堵塞而溃决,倘若要雇工疏浚,计算起来需要公帑数千万。因此开启了事先募款、预付工资的特例,夏熙于是卖掉存货加上自己的所有积蓄,往上报名捐款。舅父说:“你们家自祖父以来,尽皆务农、贩卖、行商,没有能登上仕宦官籍的。而你忽然改弦易辙,倘若有任何差池,岂不被乡亲邻居耻笑不浅哪!”熙答:“大丈夫应当奋发有为,往青云直上之路迈進,才能显亲扬名,咋能总是荷着锄头耕稼、负着货物贩卖而老死于户牖门窗之下,守着古老的旧业就能心满意足呢?”

此时朝廷需要甄选一些底层地方官吏,夏熙因此前曾热心捐款、帮忙疏浚河堤救灾而被选中,授职热河巡检。热河离京师四百余里,为如今的皇上每年避暑之所。而当巡检的,职责是戍守斯土,日夜看管宫门,并经常与朝廷各王公大臣及内侍等,时相往来、接待。夏熙各方的应对与周旋,毫无陨越职权或失职之处,处理诸般事务,全都得当且事事上报,所以很得各部门的欢心。而他管辖的士卒、庶民,对他更是敬爱有加。

金坛地区的于中堂,对他极为称许。常常对周制军元理说:“贤明能干像夏巡检这种人,何以长久居于矮屋(比喻职位低下),而得不到机会抬头挺胸呢?您能否掂量掂量着,有可能的话,拔擢他为己用,如何?”周公允诺了,正想拟稿上奏,让他升迁,而此时夏熙却死了。

经过三年,于公怜悯住在江左(长江以东,江苏一带)的外地客,回不了故里而客死异乡的人众多,就联合了在京师宦游的富户,在北京宣武门外的土地庙斜街,购买了一块空地,作为“义园”,以安放这些外地死于逆旅的棺榇。并选择同乡中,操守淳朴、严谨的人看守。可是每晚,这些野鬼孤魂,嘶吼号叫,夜夜惊扰,凡是往来于此地段的及附近居民,均为之恐惧不安。

当时恰逢张天师入朝觐见,于公就向他乞求符箓镇压。张天师说:“人鬼虽然殊途,但是他们的道理和人是一样的。人有贤愚善恶的差别,鬼也是如此。其中必有跳梁小丑、狡猾邪黠之徒,相互争强欺弱,搞得夜里为之不得安宁。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同乡当中,生前颇有丰硕名望而死于京师的人,作为土地神,以他这种资格,足够弹压震服。”于公说:“这个席位,再没有比夏熙充当更合适的了。”

接着就为他建立祠庙、雕塑神像,神像完成,真是酷似其生前模样,凡是当日曾与夏熙认识,而且见过面的,见了神像,没有不认为那就是活脱脱的夏熙呢。而“义园”安置的那些外地客死者的旅魂,从此安宁清静啦。

唉!夏君童年时,就有作土地神的言论,想不到却实践于数十年身故之后。而且塑像惟妙惟肖,难道会是偶然之事哉!

(事据清·俞蛟《春明丛说》)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