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正义:“拿农具的都是良民;拿兵器的才是盗贼!”(共八文)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圆明网】

一、倪文毅和郭绪

明孝宗年间,云南孟密宣抚司的思揲(人名)和外司争地,不服教化。云南巡抚表奏朝廷,请求出兵征剿。

司马公(马文升)上书说:“现在朝廷内外,财力物力困乏,灾异屡屡出现,靠什么用兵呢?最好派遣朝廷官员,前去抚谕他,先不要出兵。”

倪文毅公(倪岳,当时的礼部尚书)说:“用兵征剿,本不足以显示朝廷的力量。如司马公所说,现在国家又无力征剿,一旦出兵,岂不是让天下人都看到了朝廷的虚弱?并且使思揲知道了这个情况,而轻视我们吗?派遣朝廷中官员,前去抚谕固然好,要是抚谕他,他还是不听,那就没办法了。不如先派藩镇中有威望的大臣,前去抚谕,思揲当会自动服从。如果他不服从,再商量出兵征剿也不晚。”朝廷于是就写了文书,派云南府参议郭绪,与按察副使曹玉二人,前往抚谕。

走了十几天,到达金齿这个地方,参将卢和统领军队,离思察所盘踞的地方,只有二里多地,几次派人带着檄文,前去抚谕思揲,都被他拘留了。卢军回到厓这个地方,遇到郭绪,卢和把情况告诉了郭绪,并且告诫他不要前去。

郭绪说:“我受国家大恩!报答正在今日,要照您的话办,还怎么保持为臣子的大节呢?苏武入匈奴十九年,还得以活着回到汉朝;况且这件事也不能和匈奴相比,万一回不来,也是我职分内的事。”有人对郭绪说:“苏武入匈奴时,头发还黑着,回来时头发已经白了。您现在头发已经白了,将要等到头发黑了的时候回来吗?”郭绪正颜厉色,不做回答。

这天,曹玉假说自己有病。郭绪便单人独骑,带着几个随从,向前行进.走了十天,到达南甸。那里道路险峻,无法骑马,便披荆斩棘,徒步行走,遇到高山,挽着绳子登上去。又走了十天,来到一个大湖之前,戛都土人牵来一头象,给郭绪乘坐。空中毒雾弥漫,地上泥沙淤积,几乎无法下脚,可是,郭绪行走更加努力。又走了十天,到了孟濑,离金沙江仅三十里,郭绪派遣官员,带着檄文,渡过金沙江,向思揲说明朝廷招抚的意图。金人相视大惊,说:“中国官也能到这里吗?”随即调发各路兵马,率领几万象马,连夜渡过金沙江,抵达郭绪驻兵之地。长枪劲弓,重重包围。有翻译土语的随从,哭告郭绪说:“贼兵很快就要放火杀进来了。”郭绪怒斥道,“你敢离间军心吗?”说着,拔出剑来,指着这个随员说:“明天渡江,你胆敢再说这话,定斩不饶!”

这边思揲见到朝廷招抚的檄文,成败祸福,形势是很明白的。又听说郭绪的气概雄伟,意志十分坚决,心里有所诚服,就派遣几名酋长,来接受朝廷招抚,并赠送土产。郭绪拒收礼物,邀思揲当面会谈,先慰问他的劳苦,接着伸明他的冤枉,最后谴责他的叛逆。旁听的人,都俯伏在地,痛哭流涕,请求归还他们侵占的土地,郭绪允许了他们的请求。金人都叩头行礼,口呼万岁,欢声动地。

郭绪又询问被他们拘留的卢参将先前所派遣的官员下落。思揲就把这些人放出,交给郭绪。卢和得到郭绪的文书赶到时,思揲已撤兵归还了侵占的土地。

倪文毅的策略与远见,郭绪的义胆与忠心,得到了朝廷内外一致的好评。

二、“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拿兵器的人,才是盗贼!”

汉宣帝时,渤海附近的州郡,年成歉收,盗贼蜂起,当地太守不能制止。

宣帝要物色能制止盗贼的人选,丞相、御史,都推荐讲“龚遂,可以委用。”宣帝便派龚遂做渤海郡太守。当时,龚遂已经七十岁了。宣帝召见他时,看到他身材短小,容貌平常,和自己听到的情况不相符合,心中很轻视他。问他用什么策略,去制止盗贼?

龚遂回答说:“海滨辽远,没有沐浴朝圣的教化。那里的百姓饥寒交迫,而官吏们又不知道抚恤,所以才使得陛下的赤子们(指百姓)盗窃陛下的兵器,戏弄于池塘之畔(指海滨之地)。现在皇上是让我战胜他们呢?还是安抚他们呢?”宣帝变色说道:“选用贤臣良吏,本来就是想安抚百姓的呀。”遂龚答道:“臣听说:治理作乱的百姓,犹如治理乱绳一样,不可着急。臣希望丞相、御史,暂时不要选用贤良,来约束臣下,让臣到任后,处理一切事务,能有灵活机动的权力。”

宣帝答应了龚遂的要求。派遣使者到渤海地界发布公告。郡中听说新太守赴任,便出兵迎接。龚遂把兵士们,都打发了回去。并传书到郡属各县,罢免那些捕剿盗贼的官吏。声明:“拿农具的人,都是良民,官吏不许拿问;拿兵器的人,才是盗贼。”以前聚众作乱的百姓,听到龚遂的教令,便自动立即解散,丟下兵器,拿起了他们原先的农具。

三、林兴祖发誓惩恶首、除假钱

林兴祖先前为菱州、声州知州,第三次迁官,被派做铅州知州。铅州这个地方,造假钱的人特别多。富豪吴友文是这些人的头领。近自铅山、远到江淮、燕蓟,到处流行这种假钱。

吴友文为人,奸滑狠毒,靠着造假钱而发财致富。他又分别派了四、五十个无赖少年,在各个衙门口,充当役吏,一旦发现有人告发吴友文本人,就事先下手除掉他,前后杀人甚多。吴友文还抢夺别人妻女十人,做他的小老婆。百姓遭受他的迫害,十几年含冤忍辱,不敢上告。

林兴祖到任后,发誓说:“不除掉这个祸害,怎能拯救老百姓!”随即就贴榜文,禁止制造假钱,并且定下奖赏,号召百姓出首,检举造假钱的人。

不久,有一个告发的人到来,林兴祖故意说这人告发的情况不真实,把他赶了出去。接着又有人前来告发,捉住了两个造假钱的人和所造的假钱,就对他们进行了审讯。定案之后,吴友文亲自到官府来营救。林兴祖命令把吴友文也一起捉起来。过了一会儿,前来告发吴友文罪行的有一百多人。林兴祖从吴友文所犯罪行中选择一、两件严重的进行审讯。案子立刻具结,然后分别逮捕吴友文的同党,一个个全部法办。铅山百姓依靠林兴祖为民做主,打恶首,除假钱,社会得到了安宁。

四、郭子仪如仆,郭府如无门

汾阳王郭子仪的王府,在亲仁里,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出出进进,不予过问。

有一次,郭子仪帐下的将官,将到外地去任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王府夫人和心爱的女儿,正在梳洗打扮,她们让王爷(即郭子仪)拿手巾,端洗脸水,驱使王爷,好象使唤奴仆一般。

过了几天,郭子仪的儿子们,一齐劝谏,而郭子仪不听,儿子们都哭了起来,说道:“王爷功业显赫,可是您自己不尊崇自己,不管贵贱之人,都让他们随便进入内室。儿子们以为即使是伊尹、霍光,也不应该这样。”

郭公爷笑着说道:“你们这些人,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况且我的马,吃官家草料的有五百匹,我的人吃官家粮食的有一千人。我再往前发展,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向后退,又没有可靠的据点。如果我先前修起高墙,关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那么,只要有一个人与我们结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再有贪求功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加油添醋,促成冤案,那么我们郭家的九族,就要化为粉末了!到那时候,就是悔青了肚肠,也没用了。现在我们的府宅,空荡荡的与外面没有间隔。四门大开,既使有人想要进我的谗言,也找不到借口呀。”

儿子们听了这话,连忙下拜,心中十分佩服。

五、祖坟被挖,是上天示警…

鱼朝恩暗地里派人,掘了郭子仪家族的坟墓。朝廷想捉拿掘墓的强盗,没有捉到。

郭子仪从泾阳来朝见皇帝时,代宗对郭子仪的祖坟被挖,向郭子仪表示吊唁之意。

郭子仪听后,即刻号啕大哭,说道:“臣带兵太久了,不能禁止部下挖掘别人家的坟墓。现在,别人也挖了臣家的坟墓!这是上天示警,是神的谴责!不是人为的灾祸呀!”

六、郭子仪震撼鱼朝恩

鱼朝恩又曾写信,邀请郭子仪到自己的家中赴宴作客。有人说:“这个鱼朝恩莫不是又要捣什么鬼?这将对郭子仪不利。”

郭子仪的部下,都愿意暗中携带兵器,跟随主子前往鱼朝恩家去赴宴。郭子仪没答应,只带了几个家僮,来到鱼朝恩家中。

鱼朝恩问郭子仪:“您为什么不多带些随从呀?”

郭子仪就把他听到的话,告诉给鱼朝恩。郭子仪出人意外的镇定和平易,使鱼朝恩大受震撼,心中乱了章法,很是惶恐,说道:“要不是象您这样的长者,哪能不怀疑我呀!”

七、王璋止戈为武

王璋是河南人,明成祖永乐年间,担任右都御史时,有人告发周王府将要图谋不轨,反叛朝廷。皇帝想在周王未曾起事之前,发兵讨伐他,征求王璋的意见。

王璋说:“此事还没有迹象,就派兵讨伐,岂不是师出无名?”皇帝说:“兵贵神速,等到周王的军队出城,事情就不好办了。”

王璋说:“以臣的愚见,可以不必派兵。臣请求去办这件事。”成祖说:“你需要多少人手?”王璋回答说:“只用御史三、四人随行,就足够了。但是必须奉皇上的圣旨,用臣担任那里的巡抚,才可以。”

于是,成祖命令学士起草了敕文,王璋当天就动身,第二天黎明,直接走进周王府。周王大吃一惊,就猜到王璋是来干什么。周王把王璋请到密室,问他前来王府的原因。王璋说:“有人告发王爷想要造反,臣为此而来。”

周王大惊,连忙跪倒在地。王璋又说:“朝廷已派大元帅率领十万大兵前来征讨,就要到了。臣因为所谓王爷造反的事情,还没有迹象,所以先来说一声,这事该怎么办?”

周王全家围着王璋大哭不止。王璋说:“哭也没用,希望您用实际行动,来解除皇上的疑虑。”

周王说:“我不知道该怎样做好,只求先生给想个办法。”

王璋说:“王爷能把三位护卫献给朝廷,就没事了。”周王同意了王璋的意见。王璋便派人急速把消息报告朝廷,成祖听了十分高兴。王璋这才出示朝廷敕令,宣布:“护卫军在三天之内,不转移的人,一律处斩!”不过几天,周王府的护卫军,就遣散了。

王璋止戈为武,大有仁者的威严。

八、吴履以理解愤,把大凶化小

国朝初年,吴履为南康县丞。村民王琼辉,与里中富豪罗玉成结仇,他捉来罗玉成的家人,鞭打羞辱一顿。

罗玉成的儿子和他的哥哥罗玉汝,不胜愤怒,召集一千多名少年,包围了王琼辉的家。把家人抢回来,并把王琼辉绑住,在半路上用木棒痛打他,然后才把王琼辉放掉。

王琼辉兄弟五人,到县里告状,在公堂上截断手指,立下血誓,誓与罗家人同死。

县丞吴履,考虑到判这个案子,要牵连到一千多人,情势不便。就召来王琼辉,问他:“只有罗家的人,包围你家吗?”王回答说:“一千多人。”吴又问:“一千多人都动手打你了吗?”王回答说:“只有几个人打了我。”

吴履说:“你恨这几个人,而连累一千多人,这好吗?况且众怒难犯,如果这些人不顾死活,把你全家杀掉,即使把他们全部抓住法办,又有什么好处呢?”

王琼辉顿时醒悟,叩头听命。吴履就下令逮捕四个杖打王琼辉的人,当着王琼辉的面,打了几十大棍,鲜血一直流到脚跟。又命令罗家人:向王琼辉认罪下拜。

一场大纷斗,很快得以完结。

(均据明代冯梦龙《智囊》)

* * *

Facebook Logo LinkedIn Logo Twitter Logo Email Logo Pinterest Logo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